信誼基金會第 9 屆兒童發展研討會 聚焦執行功能

【透傳媒記者杜忠聰/綜合報導】信誼基金會第 9 屆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,16 至 17 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行,以「執行功能啟動兒童全人發展」為主題,邀請國內外權威學者分享最新研究。教育部次長劉國偉、中研院曾志朗院士等多位重量級人士出席。

劉國偉次長以自身經驗指出,執行功能(EF)對各年齡層皆重要,盼借鑑英美經驗廣泛應用;台大醫院兒童醫院李旺祚院長則呼籲建立國家級兒童健康研究中心。研究顯示,EF 比智商更能預測孩子未來成就,且可後天訓練提升,成為現代父母關注焦點。
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菲利普.澤拉佐教授解釋,EF 由大腦前額葉皮質負責,核心能力包括抑制控制、工作記憶、認知彈性,分「冷」(理性)與「熱」(情緒下決策)兩層面,幼兒期是發展關鍵。英國劍橋大學克萊爾.休斯教授補充,EF 佳者學業與社交表現更優,家庭溫暖互動、規律生活及合作性遊戲可促進其發展。
台灣清華大學陳湘淳教授提到,紐西蘭 52 年追蹤研究顯示,幼兒期抑制能力差者成年後生活品質較低,4 至 7 歲是工作記憶發展關鍵期,「老師說」等遊戲可訓練 EF。澤拉佐也建議透過反思、正念練習提升孩子 EF,且需循序漸進。
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,基金會長期舉辦研討會促進學術交流,本周六(10/18)下午將邀澤拉佐、休斯以線上線下方式,與家長探討日常培育 EF 方法,呼籲家長重視陪伴與遊戲,勿讓「超前學習」取代探索。民眾可透https://bit.ly/46d2OCn報名現場講堂,或https://hsinyi.org/ikg28v參與線上講堂。
信誼基金會研討會聚焦執行功能,匯集國際專家分享實用研究,點出 EF 對兒童發展的關鍵性及可培育性。從理論到具體遊戲、練習建議,為家長提供清晰方向,也呼應當前教育需求,有助推動大眾對兒童「隱形能力」的重視,為孩子未來發展奠定基礎。